菁時往日

帶您更一步了解平溪鄉的歷史與美麗

天燈

天燈又名孔明燈,相傳為三國時代的諸葛亮(孔明)所創。當初為了傳遞軍情,遂利用熱氣上升原理製作燈盞飄浮於空中,造成錯誤的「星象」資訊,用以欺騙司馬懿大軍。後逐漸流傳至民間,成為凡人向上天許願祈福的媒介。

 

天燈在平溪鄉十分地區施放的傳統由來,相傳為早期居民因地處偏僻山區,爾有盜匪作亂,村民為避難山中,待危機過後,以天燈為信,通報村民返家。後時局安定,放天燈的儀式卻保留下來,成為地方民俗,祈福納喜的象徵。每年元宵節,平溪鄉數萬人潮湧入參與盛會,當晚天燈帶著眾人的祈願飛向天際,「千燈齊放」的場面蔚為壯觀,也是讓臺灣躍上世界舞台的重要文化遺產。

礦產文化

台灣煤礦早在荷蘭時代已開採,最初由基隆地區開始。而平溪鄉的開採則始於日據時代 (明治四十年/民國前五年),平溪庄第一代庄長潘炳燭,發現煤礦露頭,取得採煤權,並於大正七年/民國七年,遊說了日資藤田組與台陽礦業公司創辦人-顏雲年合資經營開採,並成立「台北炭礦株式會社」(後改為「台陽礦業株式會社」),平溪鄉因而進入了煤礦開採時代。大正十年/民國十年,因礦產運輸需要,顏雲年投下鉅資完成平溪線鐵路,煤礦從此大量開採並利用鐵路運送,一時間礦場至車站間台車道林立,吊橋、立橋橫跨溪谷,全為礦採需要下之產物與特色,而平溪線鐵路也打開了平溪鄉對外的交通。

平溪鄉因礦業的投入,人口因而蓬勃的發展,改變了原有的聚落分佈與生活機能結構,形成現今平溪村、石底村、菁桐坑及十分聚落。鼎盛時期鄉內約有18處礦坑,礦工人數計四千多人,全鄉百分之八十人口多依賴媒礦產業維生。民國五十八年開始隨著國際媒採量增加與品質差異,在不敵國外進口媒價下,居民逐漸失去了賴以為生的採礦工作,紛紛轉入城市工業區,平溪鄉始恢復農村寂靜。

藍染文化

平溪自清末時期起種植薯榔、大青或經營藍靛業銷往大陸,藍靛業的盛況主要在1870年代以後,台灣當時大量興起的染布業需要藍靛之際,讓平溪成為北台灣重要的藍靛染料供應地區。

在平溪除了薯榔、大青可以當作染材之外,還有山櫻花、相思樹、五節芒,是野外相當容易取得的染材。近年來在社區總體營造下,平溪鄉傳承先民的技藝且應用在各式的創意產品上,藍染因而再度蓬勃發展。

藍染的過程如下

採青:採集大菁
浸泡:浸泡大菁
打藍:撈除腐葉加入石灰→快速攪拌至泡沬呈細小狀→靜置藍液→待藍液沉澱後→將上層的咖啡色廢液排出,或用胚布袋過濾→取得藍靛。
建藍:藍靛加入水、鹼液、營養液使還原至可染色狀態的黃綠色染液。
布料:以棉、麻、絲、毛為原料織成的布。
染布:設計處理過的布放在藍液桶中浸泡、輕壓、提盪後取出氧化,並反覆數次。
清洗:將經染色過的布,以中性清潔劑清洗、晾乾。

平溪花卉

櫻花:2月到4間,平溪也有櫻花盛開,在山徑中怒放,與藍鵲相伴,是春季最美的相遇。
金毛杜鵑:為台灣原生種中分布最廣的一種,從海拔400公尺到高海拔山區都能發現其蹤跡,尤其在平溪鄉特別容易生長。金毛杜鵑花期在3月上旬至5月下旬之間,花期相當長,當地居民稱為「滿山紅」、「映山紅」。
油桐花:全台賞桐花的地方雖多,但唯有在平溪可以坐著火車賞花。每年三到五月間,沿106縣道上山,沿途點點白花,落英繽紛。

艷紅鹿子百合:被稱為全亞洲「最美麗百合花」、「岩壁美人」或「峭壁上的精靈」的艷紅鹿子百合,為多年生草本植物,每年7月底至8月底開花,原分布於台灣北部山區,花朵優雅華麗,但其具藥用及觀賞價值,被濫採情況嚴重,野外已瀕臨絕跡,近年來僅在平溪鄰近山區才可發現其原生株種。
野薑花:7-10月間,野薑花沿著基隆河盛開。除了美麗與香氣,野薑花甚至可用來入菜及製成香氣十足的花茶。
芒花:在深秋時節,芒花隨著東北季風到來,像冬季的雪白覆蓋著平溪。

鳥類

台灣藍鵲:平溪鄉的鳥類資源相當豐富,全年記錄多達38種。其中保育動物台灣藍鵲不時出現在山林間甚或馬路旁,羽色深藍,擁有黑白相間長長的尾巴,喙、腳為紅色,俗稱「長尾山娘」,翠翼朱喙光彩照人。
螢火蟲:平溪鄉每年4月到6月總是可以在寧靜山中的夜晚,看到點點螢光在草叢與水邊婆娑起舞,較常見的種類是黃緣螢、黑翅螢、紅胸黑翅螢等。春夏之際,草叢裡的點點繁星,每每帶給都市人無比的雀躍與感動。

平溪農產

山藥:山藥具備高營養、低熱量及多重保健功效,為極佳的補虛養生品。本鄉所生產的山藥係原生種,品質極佳,每年農曆中秋以後盛產,近來成為各小吃店皆可品嚐得到的食補健胃食物。
箭竹筍:平溪鄉盛產的箭竹筍因為外型猶如箭矢而得名,除了部份農家特地栽種,山林之中也有許多野生箭竹林。每年農曆5月至8月是箭竹筍盛產季節,不管是菁桐、平溪還是十分的老街上,都可見到農民當街處理、販賣箭竹筍。
秀珍菇:秀珍菇是鄉民自大陸引進的,因潮濕的氣候使平溪種出來的秀珍菇特別大而且香甜,不管是炒薑絲酸菜,或是加蔥素炒,都非常爽口。

平溪美景